行业新闻

疫情过后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方向的思考

  2020年己亥和庚子年交替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中国大地,波及全球。影响最大的是交通、餐饮、酒店、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其次是工业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而以“线上”服务为代表的数字产业经济却大幅增长。

  这场疫情我们要反思的地方很多很多,对国家而言要反思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体制、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产业经济结构布局是否合理。而对于我们企业的决策者而言,要反思为什么有的企业损失小,而自己的企业损失却很大呢?下面我们从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谈谈这个问题。

  由办公协作向业务协同发展

  这次疫情确实火了一些提供移动办公SaaS服务类的公司,如阿里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金蝶的云之家、华为的Welink、字节跳动的飞书、以及三大运营商的视频会议等。这些工具分为三大流派,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派,以金蝶为代表的传统OA派,以华为及

  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ICT派。这些工具的使用给未能及时复工的企业普通基础业务办公协同带来了便利,能部分解决在家办公的问题,但这些工具主要用于视频会议等通讯沟通及简单的公文处理,在专业领域的支撑不够。

  比如工程建筑行业的设计成果在工程项目中是重要的协同基础。在传统工作场景中,设计成果包括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这些成果往往需要专业软件和专业设备才能打开,并且高效的工作方式,协同方式是大家基于模型和图纸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在平常的工作场景中,大家约个时间,碰个头,几句话就搞定的事情,在疫情期间就变得不是那么便捷和高效了。那么,如何在疫情期间支撑传统而专业性强的工程建设行业能够基于设计数据进行高效协同呢?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的价值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以业务为主线的主价值链,一个是支撑业务的辅助价值链。现有的大部分中大型企业基本上是以价值链维度来划分组织及流程设计,而且大多采用科层式的组织架构,与此相对应的组织划分就是管理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要使这么庞大的组织要得以高效的运转,必须高度依赖于专业的业务信息系统。

  人与人协同

  建筑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强,重交流的传统行业。有长期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数据表明,当前项目生产方式下,协同效率低下导致的项目进度延误占到整个项目进度时间的20%以上,由于协同错误产生的经济损失也可达项目成本的15%以上。

  据我们了解,某些数字化技术基础较好的企业为解决协同问题,实现了业务和管理职能的数字化技术全覆盖,而且系统之间做到了数据集成、流程集成、应用集成及界面集成。部分大部门企业虽然建设了一些系统,但系统之间缺乏集成,到处是烟窗林立,信息孤岛,只因设计之初并没有重点考虑远程协同问题,很多系统仅限于在办公网内部访问。所以面对疫情,面对进度不能停的情况下线上办公,又因硬件设备,协同工具工作习惯、工作场景等客观原因很难达到线上与线下办公一样的效果,交流受限、协同受限,效率受限。理想的协同应该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沟通协作、业务协同,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实现全业务覆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建筑地产单位为例,理想的状态是从项目的一开始就开始驱动一系列流程,业务主线是从方案一直协同设计到施工、到供应链管理,到运维全部线上处理。

  由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向人与机器的协同发展

  整个建筑业的协同挑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按层级分为项目级、企业级和行业级的协同问题。按性质又可分为管理协同、知识库建设协同和行业商务协同等多方面。

  我们以知识库协同中,设计规范审查为例。建筑业企业与行业知识库相当庞大,创建过程工作量巨大,专业要求高,传统利用专家群短时间集体攻关的方法已相当不灵。如何充分利用和挖掘行业内广泛的资源,创建行业和企业的动态知识库,并自动的进行规范审查,是建筑业现代化、信息化很重要的一个一环。这个问题最终会归结到协同的问题上来,这样我们才会找到合适的理论和方法论,对等、开放、人人参与和大规模协作才是正确的方向。

  建筑行业通过互联网、BIM技术、AI技术等新兴技术,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远程协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甚至开放平台的建设能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在建筑工地,通过3D打印及建筑机器人的使用代替建筑工人手工劳动,不仅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且能提高建筑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远程指令操控无人驾驶的工程机械现场施工,像“火神山”、“雷神山”这种工地平整不需要工人现场施工,大大减少了工人交叉感染的机会。通过BIM和数字孪生技术的使用,能实时感知建筑物的状态变化,为运营和优化能耗提供依据。在智能化工厂,大量的工业机器人代替操作工人,能实现无人化工厂,人通过远程指令直接指挥机器人生产。

  因此在生产层面的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高度协同也是十分必要。

  由内部协同向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产业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尽管解决了企业内部横向和纵向的协同,但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及物流运输企业如果没有协同的话,还是解决不了生产问题。

  比如工程项目参建单位数量多,不仅是一个总包企业的事,还有很多分包及材料供应商,每个项目、子项目都有大量新合作单位,牵涉到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众多。

  由公司制向平台化转型

  中欧工商管理学院龚焱教授在《远程办公第十天,我突然明白什么叫“公司制的黄昏”》一文中写道,远程办公的出现会加速公司制的消亡。平台化取代公司制是大势所趋,在平台内组织网络化– 各组织间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实时直连和沟通;组织扁平化 – 构建“前-中-后”台模式,前台小团队灵活机动对接市场,组织自适应 – 弹性组织,根据市场变化自主调整。这是全行业的未来,也是努力的方向。